專家觀點-廖煌武:樹上看到的天空更藍

中國時報/鄧木卿報導】

造景藝術公司負責人廖煌武(鄧木卿攝)在自己樹屋上興奮的說著。 「我小時候常爬到樹上玩,發現在樹上看到的天空,比在樹下看到的更藍,雲朵更美,於是開始喜歡爬樹,甚至夢想能一輩子都住在樹上,如今,我的夢想不但達到了,也幫忙別人達到了。」造景藝術公司負責人廖煌武在自己樹屋上興奮的說著。

廖煌武出身南投國姓,故鄉多山多樹,他從小在大自然中成長,骨子裡喜歡花花草草。後來搬到都市生活後開始學設計,把大自然和鋼筋水泥結合一起。

廖煌武內心一直無法忘情樹屋的夢想,於是從小涼亭開始,逐步嘗試,擴及到陽台,接著再往上爬,終於完成人生中第一座樹屋,之後再陸續取名「懶人樹屋」、「楓人樹屋」與「龍人樹屋」。

怎麼樣才叫樹屋呢?廖煌武說,其實樹屋並沒有嚴格的定義,不論是建在一棵獨立大樹上,或是數棵大樹上,或是四周支柱用木塊撐起,都算,他就曾以漂流木蓋了一間。此外,光只有平台也算樹屋,有屋頂也是,四周用木板圍起則是最標準樣式。

沒有嚴格的定義,也就沒有明確的規範,廖煌武坦承,在建築法規裡,沒有明文規定樹屋該蓋在多高?面積要多大及材料等相關條文,沒有規範,不代表合法,但也不代表不能蓋。

一聊起樹屋,廖煌武的眼神充滿光彩,他常和朋友家人在樹屋上聊天、喝茶,看星星,有時也和邀客戶到樹屋上談生意,說也奇怪,每次都談得很順利。

很多人愛樹屋,不但兼具美觀、生活情趣,更有冬暖夏涼的實用性,不過,也不是每個地方都能蓋,他說,木頭最怕水,興建之前,得先考慮地理環境和氣候,是否多雨多風,是否常有颱風侵襲等,如果條件不允許,他就建議不要浪費錢了。

十多年來,他在全省各地興建了十三間,除了兩間易主之外,沒有一間被摧毀過,當然,材質也很重要,他最愛的是南方松,有很好的防腐效果,他研判,台灣樹屋的需求會愈來愈多,建議相關單位還是早日明確規範才好。



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

五月 6, 2012 / Posted by 崧荃造景藝術坊 / COMMENTS (0)

留言

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WP-CopyRightPro